很尷尬,到目前為止我仍然很不習慣那些形式上的合照。所謂形式合照,就是每一次跟不同的朋友吃飯或進行甚麼活動都要來一張合照再放在instagram或面書上那種。這無疑是一種記錄的方式,我喜歡一切的記錄,而我們的社會需要不同的記錄。不過我的朋友跟我在一起時都不會記錄,我不知道是甚麼原因,或者他們意識到我在拍照上的尷尬,於是就不特別要求這些。
為什麼我會尷尬呢? 有趣的是,我並不是面對所有的拍攝者都會感到不好意思。有些朋友為我拍照時,我完全可以在鏡頭下真情流露。小時候爸爸知道我愛在鏡子前裝模作樣,所以總是隨身帶備傻瓜機幫我拍下無數的相片。所以,某程度上我也喜歡拍照和被拍照。
那麼,為什麼我特別在某些拍攝者的鏡頭下感到不自然和尷尬呢?
很久之前,我看了一個關於攝影的電視節目後,好奇地在互聯網上亂找一些攝影師的訪問記錄來看,我很想知道拍攝者是怎樣看待被拍攝的對象。
年輕的攝影師對風景情有獨鍾,尤其是香港的山地。他為了拍攝一張漂亮的相片,每一天都到同一座山視察,有時像個地理學家,會研究地形和周遭的石頭;有時又像個植物學家,仔細端詳每一株植物;有時又變成了一個探險者,攀山涉水去找尋一切未知的事物。他甚至紮起營來,與山為朋。日子久了,他已經大概熟知該地的環境和變化,甚至對每一顆石頭,每一棵樹木都瞭若指掌。最後,年輕的攝影師憑著一張星空下站在山上眺望香港的照片奪得多個本地和國際的獎項。
別的攝影師則比較關心人。他們喜歡捕捉身邊的人的神情和舉動,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在他們看來都顯得特別通透。一個受訪的女攝影師坦言,「了解」是攝影的入門課,不是只單單了解你手上的機器和那些甚麼攝影技巧,還有要了解你眼前的人。她會先了解他或她,例如跟他們聊天,建立關係;或者跟他們一起望向同一個方向。
聽到這裡,我彷彿找到了答案。我會在你們的鏡頭下感到不好意思是因為我們還未好好了解彼此呢。
很多朋友都不明白我究竟在獨自想甚麼,好奇為什麼我常常抱怨腦袋停不了,導致間歇性失眠。我就是在想這些無聊的問題;當我胡亂看一些東西後也會令我想很多無聊事,然後不時循著這些無聊事,不停地找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